【理財教室】通膨是什麼,如何像專家一樣衡量通膨程度? 2022/09/26 物價齊漲,以前70元能大快朵頤一份雞腿便當、現在70元只能喝一杯手搖飲,相信這是現代人看著自己日漸消瘦的錢包都會有的深深感慨。所謂的通貨膨脹(簡稱通膨)就是指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在漲價,使得明明都是買一樣的商品,今年卻要比去年花更多的錢。 通膨即漲價這個觀念可能人人皆曉,但是經濟學家要如何觀察通膨程度的高低?如何以確切的「數字」表示通膨? 目前使用率最高的通膨指標為「消費者物價指數」(簡稱CPI),計算方式是比較去年與今年相同一捆商品組合的價格差異百分比。舉例而言,如果台灣人在每個月都會吃兩碗滷肉飯加一顆滷蛋,當滷肉飯由去年30元漲至今年35元,滷蛋由10元漲至15元,則CPI就為21.42%。 當然,在實際計算CPI時納入計算的商品較多且更為複雜,上述例子只考量到「食」的部分,主計總處公布的CPI則會將「食衣住行育樂」的商品都納入計算CPI中。 2022年的通膨是自200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年,美國勞工部統計局公布六月的CPI更是達到9.1%。換句話說,一個人要多花上9.1%的錢,才能維持相同的生活水準,如果這一年內都沒有加薪的話,則必須減少出去玩的次數、降低生活品質。由此可知,除了努力工作力求加薪外,增加被動的業外收入也是有機會跟上通膨的好方法! 近20年美國CPI走勢 資料來源:bloomberg 有什麼策略,可能讓錢包不被通膨吃掉? 1. 定期存款,穩定領息 2. 投資股債,追求獲利 定期存款,穩定領息 存款的報酬率看似較低,但投資股票有一定的風險,沒有做足功課容易賠錢收場,且當經濟不景氣時,股票易受市場波動而下跌。存款的配息固定不會損失本金,即使經濟不景氣仍能穩定回收本金加利息,可謂基礎理財的第一步。 投資股債,追求獲利 2021年全民瘋股,台灣加權指數由年初14,732點上升到年末18,218點,成長率達23.66%;但市場不會永遠樂觀,2022年受俄烏戰爭、高通膨導致聯準會升息及台幣貶值的交互影響下,台灣加權指數於7月底收於15,000點。可見投資股票有一定的風險存在,且一般投資者可能無法迅速掌握市場資訊,進而導致追高殺低等錯誤決策。 值得慶幸的是,俗話說術業有專攻,投資也能讓專業的來!想要投資股票及債券除了自身投入操作以外,也能交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操作或是透過機器人理財運用AI進行數據化投資。 表一、基金與機器人理財特點 基金 機器人理財 特點 分為股票型、平衡型、債券型、貨幣型。 集合眾人資金,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操作調整投資組合。 可挑選適合自身風險程度之基金進行投資。 結合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,為不同風險承擔程度的投資者提供最適合的投資組合。 定期調整投資組合,當市場波動時,不因人性動搖而做出錯誤決策。 王道建議 適當分配資金,將總資金拆分至不同投資標的,部分分配到定存、部分投入不同種類的基金;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,追求穩定的同時也較能藉由市場漲幅兼顧報酬。